带着口罩和安全帽,间隔一米以上,依次排队登记消毒测温……2月24日上午,合肥市南二环与宿松路交口,包河区休宁路片区ACD地块征迁复建点项目工地前,工人们正有序通过疫情防控检查站入场复工。
春暖花开,气温回升,眼下正是工程建设的黄金期。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这样的“检验程序”几乎成为各大项目工地开工的“入场标配”。一手抓好疫情严防严控,一手抓好项目有序复工,连日来,包括安置房、校安工程、市政水环境等在内,包河42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重新按下“启动键”,吹响了项目建设的嘹亮号角。
工程项目部也是“防疫指挥部”
在休宁路片区ACD地块复建点工程施工现场,项目首批返工的40余名工人正进行基坑支护和防水程序。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7.3万平方米,分为3个地块,共包括18栋住宅、2栋商业和1所幼儿园,2019年底动工,目前正处于项目初期阶段。“2020年是项目全面建设年,在充分落实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们正多方协调解决用工困难、建筑材料短缺等难题,坚决打好复工复产攻坚战。”中建二局项目相关负责人李强介绍。
位于南二环上的工程项目部,如今已然成为了“防疫指挥部”。据悉,该项目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组成疫情防控工作组,并制定了防疫专项方案和处理流程。走进项目工地,随处可见防疫宣传标识,氛围十分浓厚,工人生活区内单独设立隔离观察区,并实行分散居住,原本可同时容纳6人居住的标准工人宿舍仅安排了2人入住。此外,该项目防疫物资储备也十分充足,“一次性口罩12000个,消毒水125公斤,免洗洗手液30瓶,这些物资都是按一个月的量备下的。”施工总承包单位中建二局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线作战”,全速推进项目建设。
“健康卡”解决建筑工人管理难
2月24日上午9点多,一辆小型商务车载着6位从六安来的工人和行李物件缓缓地停在了在川海花园项目工人生活区,测温后,返岗工人们分别签订务工人员健康承诺书以及信息登记表,随后领到了拥有专属编号的“健康卡”。
“项目实行一人一卡,详细记录下工人的来源地、返岗时间及交通工具,并每日两次体温监测记录,拥有‘健康卡’的工人才能往返工地和生活区。”川海花园项目书记韩铭莉介绍。该项目与合肥市48中祁门路校区均由中铁建工集团总承包,“两个项目全面复工后将陆续迎来一千余名工人,‘健康卡’的实施将大大方便疫情期间工人管理难题。”
川海花园是包河区淝河片区重点安置房工程,目前17栋主楼全部封顶,已转入室内装修及外立面施工阶段,计划在今年10月完工,相距不远的48中祁门路校区也将于今年9月秋季开学投用。“两个项目都属于重点民生工程,目前已初步复工,预计月底将全面铺开建设,工期紧任务重,复工即是决战。”目前,施工单位正在安徽、四川、河南、贵州等地“抢人”,通过交通补贴等形式,鼓励劳务分包单位包车或是乘坐飞机等交通工具组织民工迅速返岗,确保工程建设全面“加码提速”。
“复工联络员”下沉项目驻点办公
连日来,包河区城改办主任崔军一直驻点在贾大郢复建点二期项目部,成为该项目的“复工联络员”,积极对接协调解决项目复工建设问题。随着企业全面复产复工号角吹响,刚从社区防疫一线支援回来的崔军又下沉至企业复工帮扶一线。
包河区一直是合肥市大建设主战场和主阵地,在建工地数量居全市首位,为有效推进疫情防控期间工程建设项目复工,包河区大建办、住建局对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包保责任制,建立一对一联络服务制度,下派60余名“复工联络员”,全力以赴为企业复工解难题。与此同时,对企业和项目疫情防控组织机构建立、人员轨迹追踪和健康排查以及日常体温检测、消毒、分散就餐、防护培训等制度进行现场查验和监督,为建筑工地筑牢疫情“防火墙”。